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发表日期:2015/5/4 16:00:00 出处:本站 作者:wbd08081 有990位读者读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备课时间:20 15年 4月 27 日 总备课第 5 课时 备课人:杨培珍 王宝娣
教学内容 |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 |
教学目标 |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青春期身体发育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青春期身体发育:形态、机能、性发育。 青春期心理变化:内心世界、两性心理差异、端正性态度。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变化和调解心理因素。 | |
教学手段 |
powerpoint课件,问答法、举例法 | |
教学过程 | ||
教学过程: 引言: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世纪,谁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走在发展的前列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的较量,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和民族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表现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走出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中心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内容。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同学们解决身心压力,解决心理负担,提高心理素质,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成绩。 1.青春期:成长的季节。 青春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字眼,在青春期会发生很多动人的故事,到处是讴歌青春的诗篇,到处是赞美青春的词句,青春是人生最美妙的阶段,同学们大都是16-18岁之间,正是青春年少,人们称之为“花季”。 (1)人一生的阶段: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到中年期、老年期。 (2)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从11、12至17、18岁是以性成熟为核心。 (3)主要变化:从儿童依恋父母的感情转向去依靠朋友的感情奇语。青春期,漫长人生旅途中短暂的一瞬就象夏夜星空中的一颗流星,真切生动而又转瞬即逝,同学们抓住这人生成长的季节,潇洒轻松地走过这所青春的岁月,奏响一曲饱满和谐的生命之歌。 2、认识身体发育。 机能发育(放自制片)。 认识心理变化 认识两性心理差异(阅读)。 3、端正性态度。 拒绝求爱(讲读) 总结: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心理变化、两性心理 作业:完成身心压力自测,自我意识自测 板书设计: 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青春期:成长的季节 (一)认识身体发育 (二)认识心理变化
| ||
教学反思 |
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既不和家长倾诉,也不对老师和同学讲,这样就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通过本节课的疏导,很多孩子能够正确认识学习时心理的状态并能做好有效的调整,收效很好。 授课时间:20 15年 5月 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