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理
发表日期:2015/4/22 14:00:22 出处:本站 作者:14594 有956位读者读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备课时间:20 15年 4月 18 日 总备课第 4 课时 备课人:杨培珍 王宝娣
教学内容 |
中学生学习心理 | |
教学目标 |
通过讲练,调节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提高学习学习效率。 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如何克服上课溜号现象,解决心理问题。 | |
教学手段 |
powerpoint课件,课前调查,问答法、举例法、录象,小品表演等多种活动。 | |
教学过程 | ||
一、复习:检查预习效果,谈心得。 二、新授: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一)提问:平时是怎样听课的? 总结目前班级出现的几种听课现象:凭兴趣,看老师学习;不分主次,边玩边学;基础不好,缺乏信心,顺其自然学;受各种干扰,想学学不进去;注意难集中,紧张,效果时好时坏。 (二)讨论:上述听课方法的利与弊,对与否? (三)总结: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1. 以最佳状态,聚精会神听。 良好的心态,可促使你对学习感兴趣。注意集中才能感知清晰;记忆准确;思维流畅;想象丰富。最佳状态:就是以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态度,渴求知识的欲望,注意集中地听课。聚精会神:注意高度集中,不溜号。 解决办法:(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信心--我行。 (2)调节学习情绪,排除干扰,同溜号做斗争。 (3)科学用脑,自我调控,正常游戏,预防疲劳。 2.听老师讲课思路,听中心内容。 思路-环节,步骤,各学科特点不同,中心内容-重点,难点,关键。 3.听看,听想,听说,听答,听读,诉记-眼、耳、口、手、心/脑并用。 听课顾然以听为主,同时也要动用耳、眼、脑去捕捉知识,注意看老师板书、动作、手势、表情、教具等,积极动脑,以适当的速度进行思考。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培养判断、推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老师提出的重要内容,牢记问题,准确回答,以适当速度、方式做好课堂笔记,以便日后复习,同时学会“跳障碍”。 4.带着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听,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听课效果。 听会-听清楚,听明白,听完整,会输出,会反馈调节 三、训练 看图说话--寓言故事: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 1.问题: (1)狐狸为什么开始时说葡萄是甜的,后来又说是酸的? (2)如果狐狸吃到了葡萄会说什么? (3)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狐狸吃葡萄这类现象? (4)假如你是狐狸你能想办法吃到葡萄吗?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诫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结论: (1)人们不能追求一个目标失败后,不再努力反而否定追求的目标没价值。 (2)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做任何事情只有主现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做好。 板书设计: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一)调节学习过程 (二)调控心理状态 听课 1. 怎样听 (1)以最佳状态,聚精会神听;(2)听思路,听中心内容;(3)听着/想/说/读/答/记-眼、耳、口、手、心/脑并用;(4)围绕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听。 2.结果:听会-听清楚-明白、完整、会输出、会调节(图片)
| ||
教学反思 |
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既不和家长倾诉,也不对老师和同学讲,这样就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通过本节课的疏导,很多孩子能够正确认识学习时心理的状态并能做好有效的调整,收效很好。
授课时间:20 15年 4月 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