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写作基础
发表日期:2009/4/7 8:54:3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79位读者读过
“教育案例写作基础”讲稿
谷里中学 朱信智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是对一定教育情境下发生的教育事件的一种记录。是对某个蕴含着教育哲理事件发生过程的详细叙述和理性思考的一种叙事性报告。
二、为什么要写案例
1、它的最大意义在于真正能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讨与挖掘那些很难用理论推导或实验数据来概括与抽象的内涵、意义与深层规律。
2、它为教师的行动研究提供“样板”与“范例”,以便移植与借鉴,它强调理论要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与修正。它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与情感活动的研究,重视行动与反思,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主张“一例胜千言”,
三、案例的要素和结构
1、案例必须包含背景、主题、细节、结果和评析等五项要素。其中:
(1)背景:即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2)主题:即表明自己想反映的具体问题和观点。
(3)细节:即故事发生过程中人物外显行为和内在心理活动的关键性环节。。
(4)结果:即实施某种教学方法和或教育手段而取得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即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反思。这种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2、案例的结构
当前,国内外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格式有多种多样。但不管何种编写格式,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对案例的客观描述;
二是对案例中所述问题、事件等的分析。
1)、“描述+分析”式
此格式的特点是将整个案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为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主要是提供一个或一连串课堂教学疑难的问题,并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隐藏在描述之中。
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个人的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对描述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2)、“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
此格式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编写格式,而且,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更大。通常它将整个案例分为四个部分:
⑴ 主题与背景
主题是反映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一些基本情况。当然,这部分的内容不宜很长,只需提纲挈领叙述清楚即可。
⑵ 情景描述
与“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突出主题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活动。
⑶ 问题讨论
这是根据主题与情景描述,设计的一份案例讨论前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的要点、教学法和情景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
⑷ 诠释与研究
这主要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技术资料、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
四、案例有哪些特征
1、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主题
2、有不同寻常的故事起因或矛盾冲突
3、有详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
4、有理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