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学科研>>正文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视导
发表日期:2019/12/5 20:13:08 出处:本站 作者:教务处 有1284位读者读过
谷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视导报告
围绕我校教学工作计划,稳健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2019年12月4日教务处处组织开展了数学学科教学视导活动。视导人员:行政领导、数学教研组长。活动以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教学五认真以及及时反馈等方式,对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指导。
一、深入课堂听课情况:
从听课来看,本次视导共听了4位教师的课, 2节是合格课,2节优秀课。具体情况如下:
五认真的检查情况:备课次数均达标,栏目填写完整,其中备课、听课次数均达标,张荣、曹昭阳老师听课较多,每位教师均听了校级展示课,其中最少的只有4节,听课评价每节课均有;作业次数均达标,每组都有周测。
优点: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能扣住重难点,借助多媒体,扩大信息量,突破难点,课堂小组合作,学生积极讨论,小组打分激励学生,教有方法,学有所获。有教师采用学案教学,教师自己都做了课件,形象直观,激发学习兴趣,落实了学生的自主预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也便于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积极精心准备,思想上很重视,备课本上体现明确,师生活动真实有效。
教师在上课时,都做到了激情饱满,如王绕宝老师、李其贵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上课时,很投入,精力集中,在学生点拨、交流,学生展示时,教师注意倾听,学生说错了,也不会打断学生的思路,定位把握准。
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置体现三维目标,学习数学知识、渗透思想教育、培养思维习惯、提高解题能力等,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还启发了学生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目标达成度高。
二、问题:
老师有时不能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还不够;互动问题的深度不够;教师的提问有时不够明确和具体;有的课我校的教学环节体现的不够明显。
有些教师生怕学生出现错误,该让学生探究的,教师包办了,这样课堂倒是不出意外。却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教师不注重关注新课改理念,不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依然精彩地讲解,实行满堂灌,还有的采用一问一答式,学生到黑板做题,出现错误了,也不敢让学生说一说理由,生怕学生出错。其实,学生出错是正常现象,出错了教师好对症下药,充分发动学生进行纠正,这样才能显出教师的功底。
有的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基础很差,但是教师为了完成课堂内容,不顾学生的基础,盲目拔高教学内容,导致课堂效果不好。
学生动手操作环节,学生出错可能多种多样,也可能有创新情况,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不要只站在讲台前,多巡视。发现问题,让学生积极展示,让学生改错,效果好一些,课堂就“活”了。
三、建议:
1、教师上课要有激情
教师在课堂中,以饱满的、投入的激情,可以使学生受到鼓舞,加上教师热情的鼓励刺激,学生一定可以“动”起来,“活”起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平常,没有温度、没有激情,课堂显得过于冷清,学生也不会动起来,教学效果也不好。真正的好课,应是能深入学生心灵的课堂,教师在备课时,应多做学生心理方面的探讨。
2、能力贯穿到学生中
学生在课堂中是主人,是教师组织活动的主体,这是我们教师备课和实施教学行为的重点。但是我们在上课时往往过多地考虑教学情境的引入、教材的内容的完成,教法的选择,步骤的安排,很少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活动的安排、能力的贯穿、学生的差异等,缺乏一些感性的、能深入到学生心灵的东西,所以,课堂成了教师表演,学生却不一定能参与,关键学生未被吸引进来,还远离于课堂之外。有的课堂上,学生乱叫乱嚷,倒是学生看似“活”了,实际是“乱”了,老师还高兴地、自顾自地上课,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也是低效的。真正的精彩源于学生,课堂的生命力也来自学生。教师只有运用“恰当的鼓励,适时的评价”,摸清学生的心理,把学生引入到课堂的活动中,学生主动探究交流,主动生成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心中没有学生的课堂,不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与心理需求的教师,不会上出好课来.
总之,这次视导收获较大,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反馈,从管理角度来看,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触动较大,视导中既有收获,也有思考,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能重过程、重广度、重效度,五认真方面基本环节填写较为完整,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备课反思缺深度思考,听课评价中缺亮点和感悟,作业次数有部分学科悬殊较大等。为此,今后我们要加大听课、备课的实质性检查,脚踏实地,智慧而为,真正做到稳健提升我校绿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