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敲诈我们怎么办
发表日期:2007/11/27 10:16:4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3178位读者读过
面对敲诈我们怎么办?
【活动目的】
1.消除学生受到敲诈的恐惧心理。
2.引导学生学会在敲诈、威胁面前妥善应对。
【活动内容】
高中生应对方式辅导。
【活动形式】
角色扮演、讨论、采访。
【活动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45分钟。
【活动准备】
1.排练小品。
2.录音机(用于播放小品表演所须的音乐)、围裙一条(角色妈妈的道具)。
【活动设想】
近年来,学生在校园周围被敲诈、勒索的现象时有发生。敲诈者多为被开除或流失的学生,他们往往身着校服,在学校附近转悠,伺机作案,抢劫对象多为单人行走的学生。这种现象的存在给在校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给被敲诈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正视这一事实,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十分必要。本活动意在通过小品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集思广益并辅以教师的因势利导,从而不断强化学生正确应付敲诈的策略观念,树立起勇敢健康的心理品质。
【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到XX中学来上这堂活动课,人生地不熟的,还有这么多的听课老师,你们紧张不紧张呀?
生:(齐声)不紧张。
师:你们可真勇敢,那老师也就不紧张了。
生:(笑)
师:今天,在这特殊的地方我们要一起来体验一个不平常的事件。请看小品。
(录音机播放学校放学的音乐《童年》,音乐声中、一个声音道:“同学们,清校时间到了,请收拾好书包回家。”小品表演:小丽收拾好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三个学生模样的人拦住了她。他们在小丽面前晃了晃拳头,让她把身上的钱都交出来。小丽说身上没钱,其中一人揪住她的衣领,把水果刀抵在小丽的腹部,情形十分危急。)
(四个同学的表演十分逼真,同学们掌声热烈。)
师:同学们,小丽遇到什么事了?
生:(齐声)清钱(闽南人对专门敲诈中小学生的行为的专用词)。
师:好。那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刚才那把水果刀不是抵在小丽身上而是抵在你身上,你要怎么办?(学生陷入了沉思之中,一会儿纷纷举手发言。)
生:我想我会把钱给他,毕竟钱乃身外之物,生命是最重要的。
生:如果是我,我不会把钱给他们。因为做这种事的一般是市面上的小混混,并不可怕。我会采用一些心理战术来对付他,比如问他:“你在哪里混?你们的老大是谁?”(众笑)。如果他说出哪个人的名字,我就告诉他说那个人跟我很熟。那他可能会害怕,那我就—(笑)。
师:趁机跑,是吗?(生笑)
生:老师,我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当时情形是你不比他们差,跑得过他们,当然就跑;如果像小丽那样文弱,对方是三个强悍之辈,那当然还是应该乖乖的把钱交出来。但钱不能白给,起码得看清楚人。
师:你的意思是记住他的外貌特征是吗?(生点头)
生(一个高大的男生):如果是我,对方人数小于或等于2时,(众大笑)那可以考虑以暴制暴;如果人数大于2时,那就溜,如果溜不掉就把钱给他,但是以后可别让我碰到(众大笑。)
师:让他吃不了兜着走是吗?还是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
生:我看也可以装得比他们凶,吓住他们。
生:老师,我想说说我一次被清钱的经历。(师点头,表示鼓励)。那是我上初二的时候,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两位男生,是初三的。他们尾随我很长一段路,我回头去看他们。他们一个说“你上”,另一个说“还是你上吧”,推来推去。我不理他们,自顾自向前走,后来他们不知跑哪去了。(众笑)
师:(笑)看样子,你碰到的是新手。同学们的发言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要随机应变,敌强我弱时要珍惜生命,尽量让自己免受伤害。二是要记住抢劫者的特征再徐图良策。
(点评:老师在上述学生发言时善于帮助学生归纳概括,有助于学生理解应付敲诈的策略.)
师:好,我们继续看小品,看看剧中人小丽是怎么办的。
(小品表演:小丽害怕挨打,只好掏出钱包,把所有的钱交出来。三个男生得手后,警告小丽,不准告诉老师、父母,否则后果自负,然后,耀武扬威扬长而去。小丽恐惧万分,好不容易到了家。母亲看她神情恍惚,问她怎么了,小丽只是痛哭。)
师:好,请同学们讨论,这种情况下,小丽要不要告诉家长,说了会怎样,不说又会怎样?
生:我会告诉家长,不然他们还以为我好欺负。
师:你的意思是从家长那里寻求保护。
生:(急切的)我不会告诉家长,家长又不认识他们,不是让他们白担心吗?
生: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因为自己被清钱身心受到了创伤,很需要家长的安慰,而且父母的人生阅历比较丰富,他们一定有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生:如果被清的钱较少,我看可以不告诉家长,因为家长容易大惊小怪,把事情看得很严重,还会报警,其实这种事情很普遍。假如损失很大那才告诉家长,不然钱没了怎么办?(众笑)
生:我会告诉家长,毕竟家庭是一个人心灵的港湾。但父母之中,我会选择母亲,因为父亲比较冲动,母亲比较稳重,会更好的处理好这件事。
(点评:这一阶段的讨论,老师没有像做政治思想工作那样暗示或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才是正确的.在心理辅导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个人选择。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提供正确答案而是提供多种观点供给参考和选择。至于怎么做,最终还是要让
每个人自己作出选择。)
师:多懂事的孩子!告不告诉家长,看样子同学都有各自的主张。那我想提醒同学想一想,假如你是刚才剧中小丽的家长,
看到孩子痛哭,心里焦急,可孩子什么也不说,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小品妈妈角色的扮演者):我觉得不知怎么办,手脚不知怎么放才好。(众笑)
生:老师,我明白,如果不告诉家长,那就不要让他们发现异常;如果实在想哭,那我看还是告诉家长的好。(众大笑)
生:我会以恶制恶,叫些人私下找到他们,想办法把钱清回来。我想这样会彻底一点。
生:我觉得你这样不太合法。我想我们应该利用合法的手段让那些不法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比如报告派出所,告诉家长老师,或写篇文章到报纸电台,呼吁社会都来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掌声)
师:好。看样子同学都能够权衡利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方案。但不管你告不告诉家长,碰上这样的事心情一定不好。那大家想想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点评:学生群体是极大的心理教育资源,教师善于挖掘这个资源。)
生:可以找亲密的朋友倾诉或上网聊天,还可以跳舞听音乐,做一些喜欢做的事。
生:我解决坏心情的办法是睡觉,好好的睡上一觉,醒过来时就会觉得一切没有那么糟,不就损失一些钱么。
生:还可以找心理医生。
生:我觉得这不现实。一是看心理医生要钱,我们负担不起;二是我觉得现在我们还很难坦然的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
师:嗯,这是观点问题。不理解的认为看心理医生是有毛病。实际上,人们会渐渐认识到看心理医生其实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精神健身运动。
生:我觉得也可以向父母要回损失,这样心里会比较好受点。(众笑)
生:我会去玩游戏,把清我钱的人当作射击对象,一网打尽。
师:(笑)有点暴力倾向呀。你的意思是可以发泄内心的愤怒是吧?
(生笑着点头)
生:我觉得也可以这么想,别人还没这种经历呢。我有这经历,我的人生体验不是比别人更丰富吗?
师:同学们讲的真好!总结起来,当我们心情不好,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大哭一场,好好宣泄一下,把我们的情绪垃圾用眼泪清洗掉;还可以改变认识,把挫折不幸当作人生难得的体验。记得冰心说过“我希望我的生命中有足够多的阴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我们也可以这么想。
师:最后,我想我们来了解一下刚才小品中清钱者的扮演者,了解他们对角色的理解。
生甲:(搔搔头)大家可别以为我很凶,很坏,我那都是装的。
(众人大笑)
生乙:我觉得清钱者其实也是很害怕的。你想要是被发现,要是被清者喊叫,我想那都是挺麻烦的呢。
(有学生示意老师有话要讲,老师点头同意。)
生:我也有一次被清钱的经历。也是放学路上,两个男生跟着我。后来抓住我的书包向我要钱,我紧紧抓住书包,变了脸色朝他们喊“滚开”。后来,他们就溜走了。(掌声)
师:真勇敢,好样的。看样子任何恶势力从本质上讲,都是脆弱的,都是不足畏惧的。最大的畏惧是畏惧本身。好,那么,通过这节课,以后,当我们不巧遇到小丽同样的遭遇,我们还怕不怕,敢不敢对着坏蛋,瞪起眼,喊道“滚”!
生:(齐答)敢!
师:好,那我们一起喊“滚”!
生:(齐喊)滚!
师:好,下课!
【专家点评】
此心理辅导活动针对的是与学生切身利益紧密关联的社会丑恶现象—“清钱”,活动中所巧妙体现出来的应付敲诈的策略,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被社会不法分子敲诈而又无法应付,容易造成心理异化,形成紧张、焦虑、畏缩等心理,甚至连带着产生不信任社会的心理和内在的暴力倾向。该活动民主、流畅、热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本活动的心理教育价值。
该活动首先创设敲诈的情境,进行小品表演,使学生如临其境,引发思考;接着通过引导学生敞开讨论和教师归纳,解决了应付敲诈的基本策略问题;接下来就被敲诈的学生要不要求援于家长展开了讨论,弄清了在这问题上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集体一起讨论解决了使被敲诈的人心情好起来这个重要的课题,教师帮助归纳出各种策略;最后,在老师激励下,学生一起高呼敲诈分子“滚”的口号,强化了学生勇敢的情感。
该活动好在教师善于抓题材,善于组织活动,有效调控了活动进程,善于引导,精于归纳与概括,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活动目标。如果不回避有些学生遭敲诈分子的痛殴、身心严重受创这类事情,活动的教育性就会更强。
如何对待挫折
辅导目的:
1、使学生知道人生必遇到挫折,认识挫折的价值。
2、基本上能分析挫折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3、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战胜挫折的基本方法,迈向成功。
辅导方式:
1、讲述及讨论
2、讲故事。
3、帮助别人诊断与自我诊断。
辅导前准备:
1、设计美籍华裔少年张士柏在高位截瘫后仍自强不息,最终取得成功的8张投影片。
2、课前请同学收集名人如张海迪、贝多芬等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
3、有关挫折的类型及产生原因的投影片。
4、内心独白表。
5、小波个案投影片。
6、“成功路上步步高”投影片。
辅导时间:
2节课
辅导场地:
教室或电化教室。
辅导步骤:
1、教师引言: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不称心如意的事。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挫折”,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遇到挫折,如某同学学习很勤奋,但考试却意外不及格。某学生高兴地约同学到家玩,却遭到父母的反对等,这些都是挫折。请同学们在课前发下的“内心独白”中写出你成长历程中遭遇的最大挫折和当时的想法和做法。
附:
内 心 独 白
成长历程中最大的挫折
当时的想法
当时的做法
挫折的类型
产生的原因
解决挫折可选择的办法
自己具有的优势
确定的目标
战胜挫折合理的做法
(在学生填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写的内容,为后面教学作准备)
2、教师请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同学介绍自己受到的最大挫折。
3、教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看出,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挫折呢?请看投影片《轮椅斗士》。
教师边放投影,边介绍与同学们年龄相仿的美籍华裔少年张士柏在高位截瘫后仍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
(1)13岁的张士柏在一次跳水训练中不幸受伤,造成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毫无知觉。
(2)沉重的打击,使张士柏及其家人都很悲伤,士柏的父亲鼓励他要自立自强。
(3)张士柏在父亲及家人的鼓励下,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决不能就此倒下,放弃自己。
(4)张士柏出院后升上高中,成为学校里唯一的轮椅学生。
(5)在学校里,张士柏的身体是最差的,可他的毅力是头等的。每天清晨起床,坐在轮椅里学习,直到深夜睡觉,有时昏倒在课桌上,醒后咬紧牙关,仍坚持学习。
(6)张士柏以惊人的毅力学习,用三年的时间学完四年的高中课程,毕业试考了全校第一名。
(7)张士柏以特别优异的成绩,17岁考入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19岁直接升入斯坦福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班,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奖”。
(8)张士柏将他的20万美元生活保障金,捐献给他的故乡——淅江省宁波北仓,作为教育奖学基金。他决心博士毕业后,把自己的知识服务于中国,造福于中国人民。
教师再请二位同学讲贝多芬和张海迪的故事。
4、教师请同学们就名人“挫折与成功”的故事进行集体讨论。出示讨论题目:
(1)这三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提示:都经历严重的挫折;都坚毅,不向命运妥协;都战胜了挫折,取得了成功。但遭到的挫折不同,各人的主、客观条件不同。)
(2)挫折对人会造成什么影响?战胜了挫折会怎样?被挫折打倒后又怎样?
(3)你怎样对待成长中的挫折?
教师小结:人生必遇到挫折,每个人遇到的挫折不同。挫折是人生的转机,有人因此而沉沦,但更多的人因此而更坚强。挫折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有助于人的成长,使我们更有毅力,更有智慧,更加成熟。但是不是光凭勇气,光靠干劲就能战胜挫折呢?回答是否定的。遇到挫折,我们要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前进。下面,让我们共同分析挫折的一般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5、教师投影:
挫折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一、挫折从内容上分,一般有4种类型:
1、学习性挫折。2、交往性挫折。3、志趣性挫折。
4、自尊性挫折。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
2、主观内在的原因(如思想水平、自我修养、道德观念、能力、情感、意志、生理等)
教师结合投影,与学生共同讨论前几位同学所受挫折的类型及产生原因,再要求同学们在“内心独白”中填写相关的内容。
6、个案分析。教师投影:爱好体育运动的小波渴望加入校足球队,因为它是市冠军队。小波认为自己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敢打敢冲,是当运动员的料。他兴冲冲地找到教练,不料被拒绝了,理由是身体单薄,耐力较差。
(1)小波遇到的挫折类型是 。
(2)挫折产生的原因是 。
(3)小波进入足球队具有的优势是 。
不足的是 。
(4)为进入足球队,小波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5)小波要进入足球队,最可行的方法是 。
(6)如果不得进入足球队,小波在体育活动上还有的选择是 。
教师要求同桌的二人为一组,对上述个案进行讨论、诊断。
7、通过对小波个案的诊断,师生总结出正确对待挫折的“成功路上步步高”。教师投影:
学生按同桌二人为组进行讨论:“内心独白”上填写的“当时的想法和做法”对否?应怎样处理最为妥当?然后按“成功路上步步高”的模式进行思考,并完成“内心独白”上的所有项目。
教师小结:挫折的经历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对挫折,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必须以乐观、进取、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确定恰当的抱负水平,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只有从失败中走出来,在逆境中奋起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补充活动
(1)请当地一些遭受挫折,但能战胜挫折而获成功的人士到校作报告,使学生更了解挫折的客观性,为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榜样。
(2)组织学生进行诸如“面对现实,展望未来”的演讲比赛,使学生能恰当地建立抱负水平,并通过比赛的竞争,亲身感受成功与失败的心情,从而更加激励自己。
(3)要求学生用“成功路上步步高”解决自己现在面临的挫折。